2011年 冬茶 永隆鳳凰社區比賽茶 評審報告


前言:

今(100)年冬季永隆、鳳凰社區優良茶分級競賽分傳統凍頂茶組高級烏龍茶組,本次茶葉初審由社區康志善等委員擔任,複審由茶改長郭寬福分場長、林儒宏助研員等共同執行;期間感謝茶改場凍頂工作站劉宗伯何士中陳玉枝及社區所有工作人員等協助得予順利完成評審工作。

2011年冬季 鹿谷鄉永隆鳳凰社區比賽茶 入圍比例

高級凍頂茶-特等獎:

半球外觀均整,具有油光;茶湯金黃明亮、水色透明、杯底清澈;茶菁條件佳,日光萎凋充足,香氣清幽怡人;滋味清純,飽滿及回甘度強,葉底開展完整;以小壺沖泡滋味醇厚,穩定度佳,具優質凍頂茶特色。其他頭等排名茶樣均具類似特色。


傳統凍頂茶-茶王獎:

半球緊結,外觀均勻、整齊、油亮;茶湯深蜜黃、明亮、杯底清澈;茶菁成熟度高,日光萎凋、攪拌等均具傳統凍頂茶製造手法;發酵深,發酵香濃郁、溫和,具傳統凍頂茶著重茶湯滋味之特色。焙火香與發酵香融合,茶湯甘醇度高,杯底留香持久,葉底完整,壺泡茶湯穩定度佳,茶湯回甘度及飽滿度足,展現傳統凍頂烏龍茶耐沖泡之特色。其他頭等茶樣,亦均具相同特色,可為其他茶農作為提昇品質的參考。

未入圍茶樣:

未入圍茶樣,以陳、澀、雜味最多,帶菁味者次之;烘焙過度之茶樣,均具有強烈之陳、雜、澀感,或茶葉製造過程中因茶菁條件或製程欠缺攪拌,茶湯滋味淡薄僅具火香而無茶味。

傳統組今年冬茶仍有進步空間,部分未入圍茶樣之季節不符,具有明顯的季節粗澀感;另部分茶葉品質尚可,但為保障本組茶葉所標榜之「傳統凍頂烏龍茶」特色,故凡不具本區特質之茶樣,均不予入圍包裝。

綜評:

今年氣候就降雨天數而言,異常現象特別明顯,尤其是在中南部茶區,從入夏起至9月止幾乎每隔一二日即降雨,連續降雨使土壤含水量偏高,茶樹根部生長受阻,進而影響養分吸收功能,秋茶因此萌芽減少;相對地冬茶因缺乏新枝而降低萌芽,部分從較老枝條萌發之新芽,則因營養供應不良而茶菁發育不良,粗估冬茶減產約二至三成以上。

茶樹生長發育與土壤水分、養分的供給及產季的溫濕度息息相關,茶園排水成為茶樹生長是否良好的先決條件,水份供給非但要充足而平均,在雨季時茶園的排水更需良好,若底土有硬盤或呈現積水等現象,均對茶樹生長造成不利影響,飛但影響茶菁產量更影響茶葉品質。

茶葉產製與農時務必配合得宜才能有最佳品質或呈現季節特色,以冬茶為例,最佳製茶時間點為節氣進入「立冬」前後一週左右,太早採收茶葉缺「冬香」,滋味亦較具粗澀感,太晚則香氣雖較輕揚,但茶湯滋味不足,常呈現清淡,尤其凍頂式烏龍茶需經較足夠的烘焙程序,常因烘焙而使茶湯滋味更為不足,茶湯入口僅有火香而無茶味;在適當得把握農時進行產期調整,使冬茶採收期大部分集中於「立冬」前後,因季風影響天氣冷涼,而且濕度不高,茶菁日光萎凋容易進行,室內走水易因濕度低,消水順暢,因此攪拌時茶菁亦不易受傷,自然能製出具有特色的好茶。

茶葉透過分級評鑑,經過嚴格的初審、複審等程序評選出的優質茶,在各等級間有其品質差異,就銷售價格而言是一種對價保證,消費者透過社區、農會、合作社等品牌,購買經品質評鑑後的茶葉,其品質均具有一定的公信力,不但對消費者是一種保障,就茶葉行銷而言,也因具有商品化的效用,使茶葉流通更為流暢,尤其在混雜的茶葉市場中選購有品牌的茶葉,更能提升消費者對在地茶的信心;因此,茶農應多支持永隆鳳凰社區所辦理的分級評鑑,透過鹿谷鄉永隆鳳凰社區比賽茶的共同品牌更可以提昇在地茶之知名度,本土茶產業亦更可獲得保障。

鹿谷鄉鳳凰、永隆、彰雅社區共同辦理『傳統凍頂烏龍茶組』,主要標榜的即是找回「在地茶」特色,這些特色包含茶菁特質、製作工序,以及在成茶表現深沉隱約的香氣,甘醇濃厚的滋味;透過分級競賽,讓具有在地傳統特色的凍頂茶能浮上檯面,免得消失在消費者的印象中,特別是在製作及烘焙上的獨特工序,若不借由本項競賽,來彰顯「傳統凍頂烏龍茶」之特色,多數青年茶農皆會因此而失去學習的機會,在產業上亦具有傳承的特殊意義。

「傳統凍頂烏龍茶組」雖然經過多年努力,但部分茶農在製作實務上,仍有不少缺失,尚無法完美呈現「傳統凍頂烏龍茶」的特色,但入圍以上的茶葉其在地特質則已有不同程度的呈現,這點是值得大家欣慰的。

轉自:鹿谷鄉永隆鳳凰社區100年冬季凍頂烏龍茶競賽評審報告

農委會茶業改良場 郭寬福 100/12/24